2013-7-5 12:00
宅~有何不可
日媒:安倍的“日本回來瞭”是無知愚蠢且危險的
原標題:日媒:安倍的“日本回來瞭”是無知愚蠢且危險的
【《日本時報》網站7月3日文章】題:安倍民族主義的解藥(作者 日本大阪大學教授凱文·拉弗蒂)
安倍晉三正在積極準備,以期在本月的上院選舉中大獲全勝。如此一來,他就處於有利位置,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即修改美國強加於日本的“殖民憲法”,重現該國的“輝煌”。在遵循這些方針採取大膽或激進的措施之前,安倍應該三思。
“日本回來瞭”不合時宜
我希望有些關心日本和亞洲未來的善意者能給這位日本首相買一本拉納·米特教授的新書(《1937-1945年的中日戰爭:生存之戰》--本網註)。書中講述瞭中國1937∼1945年的動蕩歲月。
在安倍試圖利用在國會兩院的多數派地位之前,應該讓他讀讀這本書,瞭解一下日本帝國給中國造成的可怕災難。
在大傢相互依存的現代世界裡,安倍承諾“日本回來瞭”是不合時宜、無知而愚蠢的。
如今,中國的空氣污染會迅速被風吹到日本;蘇門答臘的森林大火會導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煙霧瀰漫;一個國傢調整貨幣會影響到所有貿易夥伴。安倍在日漸復興的中國面前揮舞紅旗是格外危險的。
善意者把此書送給中國領導人也沒有壞處,這樣他們也能瞭解塑造現代中國的因素,以及日本、蔣介石及其國民黨、共?黨、還有美國及其他西方盟國在打造現代世界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作為研究現代中國曆史和政治的教授,米特即將出任新成立的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的主任。他認為,二戰的爆發時間不是1939年,而是1937年,也就是盧溝橋事件發生的那一年。當時,日本拋開?裝,與中國開戰。
根據他的講述,無論19世紀的英國和兩次鴉片戰爭在中國民?的記憶中是多麼讓人感到屈辱,現代中國都不是由此造成的?物,而是形成於抗擊日本侵略軍的血腥戰鬥當中。
中國的痛苦不容忘卻
米特並不善辯。確切地說,面對令人髮指的暴行,他有時近乎是冷靜的。他隻用一章講述瞭南京淪陷,但他頻頻提到瞭張純如和記錄當時可怕事件的書籍。
米特通常以非常出色的手法刻畫瞭令人目眩的?多人物,也介紹瞭包括汪精衛在內的關鍵角色。汪曾長期被遺忘,因為西方歷史學傢主導著有關這場戰爭的辯論,所以淡化瞭亞洲和中國的悲劇角色。
米特刻畫瞭一種陰鬱的場景:“如果我們想瞭解中國在當今全球社會中的作用,我們最好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該國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展開的悲壯而艱巨的鬥爭。那場鬥爭的目的不光是為瞭自身的民族尊嚴和存亡,也是為瞭所有西方和東方盟國的勝利,而對抗的目標是有史以來最邪惡的勢力。”安倍先生,在你蔑視歷史之前,最好先弄清這一點。
有些人可能會大談無數人的命運是如何系在少數具有致命缺陷的個人身上,以及他們是如何互動和相互衝突的。米特指出,是蔣介石堅持立場,為中國而戰,拒?對日本低頭,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犧牲瞭無數中國人的生命。與此同時,他牽制瞭大約50萬日軍,使他們在中國動彈不得。這一點直到今天還在被政客所利用。
蔣介石的奮鬥使中國成為5個戰勝國之一,為中國贏得瞭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其代價是,多達2000萬中國人死亡,一億國民流離失所,當共?黨軍隊不再受到日本侵略軍的攪擾時,腐敗的國民黨卻迅速倒臺。
民族主義將引發災難
如果米特能用更多篇幅講述日本陷入帝國瘋狂的原因就好瞭。不過,他可能會說,這本書的主題是中國而非日本。真正重要的是政界人士和民?從歷史中學到瞭什麼。對於安倍的日本以及中國來說,這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個有爭論的問題。
安倍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他是否還在試圖證明他的外祖父岸信介是正確的?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有人向他提出質疑。是否應該把安倍對外祖父的敬意放在第一位,而把亞太地區數十億人的和平與安全放在第二位?
對北京來說,關鍵是要接受歷史令人不安的現實以及殘酷性,並且從中汲取經驗,而不是機械地重覆說,13億人民仍在受到鴉片戰爭和日軍暴行的傷害。就日本、中國以及整個亞洲的和平與穩定而言,危險在於,如果安倍及其黨羽試圖開倒車,中國領導人將以可能更具危險性的民族主義來還擊。
中國和日本是文化上的近親,應該繼續相互學習。
對日本而言尤其如此,因為安倍經濟學由於未能放出第三箭(真正的改革)而岌岌可危。如今,安倍經濟學被稱作“泡沫經濟學”或者“糊塗經濟學”。
安倍支持的民族主義路線隻會引發災難,重要原因之一是這將導致軍事開支增加,而日益老齡化且債務纏身的日本負擔不起這樣的開支。
政界人士是一個思維狹隘的群體,不知道我們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米特可以講授歷史的教訓,讓他們增長知識,這也許能避免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