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8-5 14:00
宅~有何不可
外媒披露西德運動員曾長期系統性服用興奮劑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至今未公開的一份報告顯示,德國最遲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系統且有組織地幫助運動員服用興奮劑。
據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8月3日報導,這份名為《興奮劑在德國:從1950年至今》的報告詳細描述瞭冷戰時期西德興奮劑使用和研究的規模和系統。報告指出,國傢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動用稅收資助合成代謝類固醇、睪酮、雌激素以及血液興奮劑促紅細胞生成素等可提高運動成績的藥物試驗。
報告作者認為,西德的這一做法並非是對東德舉國使用興奮劑採取的應對措施,而是與之同時發生的。各種線索彙集到瞭1970年成立的聯邦運動科學研究院。資助規模和具體金額不明,但洪堡大學的歷史學傢指出,僅聯邦運動科學研究院分配給弗賴堡、科隆和薩爾佈呂肯運動醫學中心的資金就達1千萬馬克。
不少委託進行的研究呈現相似模式:表面上看,研究的目的是證明某種物質根本沒有提高運動成績的作用。但如果情況正相反,比如合成代謝類固醇和睪酮,相關藥物很快就會得到應用。用藥風險和副作用通常已知,但會被掩蓋起來。
報告稱,興奮劑濫用現象涉及?多體育項目。田徑選手熱衷服用合成代謝類固醇,而足球運動員則使用甲基苯丙胺和後來的其他安非他命類藥物。報告還說,西德的運動醫生甚至對組織未成年人服用興奮劑也毫不懼怕。德國1988年就已開始促紅細胞生成素的相關試驗,政界對此知情,且對興奮劑系統予以扶持,而非打擊。
報導稱,這份報告已於今年4月完成。是否公開報告的爭論一直在持續。尚不知道報告是否會被發表。這項研究是聯邦運動科學研究院2008年親自委託進行的。其顧問委員會最初指責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提及瞭相關醫生和官員的姓名,違反瞭數據保護規定。但報告經修改後,聯邦運動科學研究院仍不願意予以發表。該院稱,這是研究者的事。
美聯社8月3日報導稱,德國研究人員撰寫的一份報告稱,從上世紀70年代起甚至有可能更早,西德運動員就在政府的支持下系統性服用禁藥。
《南德意志報》8月3日公佈瞭這份尚未發表的報告的具體內容。該報告長達800頁,題為《興奮劑在德國:從1950年至今》。報告揭露西德政客鼓勵運動員服用禁藥,以確保他們在國際比賽中獲得好成績。
報告稱,當時一名內政部長——此人姓名沒有註明——說:“我們的運動員應該擁有和東德運動員同樣的訓練條件和服務。”
報告指出,奪得1954年世界杯足球賽冠軍的聯邦德國國傢足球隊中有一些球員註射瞭甲基安非他命。這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今天俗稱“快快”(speed)。
“系統性使用禁藥”的條件在1970年成熟。當時西德成立瞭聯邦運動科學研究院,該機構屬內政部管轄,負責處理體育運動方面的事務。
報告指出,長期以來聯邦運動科學研究院為興奮劑研究提供資金,在弗賴堡、科隆、薩爾佈呂肯等地均設有運動醫學研究中心。
研究報告的項目領導人施皮策去年在美聯社的一次電話採訪中表示:“研究、禁藥和運動員服用禁藥之間有著系統性聯繫,所以我們稱它為系統性使用禁藥。”
德國內政部在電子郵件中表示,出於保護資料的考慮,報告遲遲沒有公佈。如今這個問題已經解決,從這一點來說,報告的發表已經沒有任何阻礙。但內政部沒有說明會在何時公佈這份報告。
德國田聯主席克萊門斯·普羅科普呼籲公佈使用禁藥者的姓名,“特別是仍在體育界的人士”。(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