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0 02:02
宅~有何不可
茉莉花革命席捲中東 多國至今仍陷動盪
(中央社臺北9日電)突尼西亞26歲青年佈瓦吉吉(Mohamed Bouazizi)2010年12月17日自焚抗議警方騷擾與失業問題,引發擴及全國的茉莉花革命,最後抗議浪潮席捲北非與中東地區。
茉莉花革命因突尼西亞國花為茉莉花而得名,總統班阿裡(Zine El Abidine Ben Ali)2011年1月被推翻並逃亡沙烏地阿拉伯,突尼西亞2011年10月舉行首次自由選舉,2014年12月21日,世俗派的突尼西亞呼聲黨贏得首次自由總統大選。
根據維基百科,茉莉花革命成為阿拉伯之春運動的導火線,外界深究動盪主因包括專制統治、政治體制僵化、侵犯人權、政府貪污腐敗、國傢經濟衰退、失業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貧困,而領導人長期執政,不願改革,造成政治經濟分配不透明。
2008全球金融危機加劇阿拉伯世界的經濟困難,推動瞭革命運動的爆發,受過教育、熟悉網路且對現狀不滿的年輕人,成為這次運動中的主要角色,現代移動通訊技術和網路社群媒體也發揮關鍵作用。
阿拉伯之春後來延燒到中東地區以外,包括歐洲、美洲、亞洲都發生抗議活動。
然而,其他效法茉莉花革命的數個北非與中東國傢,卻在革命後陷入混亂:敘利亞自2011年初暴發多方混戰;利比亞在卡紮菲被推翻後,宗教勢力和親西方勢力互相衝突,內戰再起;激進聖戰組織伊斯蘭國(IS)興起,四處攻城略地。
利比亞在卡紮菲統治時,壓制從利比亞經地中海北上歐洲的偷渡活動,但自從2011年卡紮菲被推翻後,利比亞陷入無政府狀態,吸引偷渡集團招攬大量偷渡者從利比亞乘船出發,經地中海進入歐洲。
敘利亞內戰造成大量敘利亞人逃到國外成為難民,雖然鄰國土耳其、黎巴嫩和約旦接收瞭大量難民,但許多人仍冒生命危險前往更富裕的歐洲申請庇護。
由於大量非正規移民從北非和中東湧入歐洲,釀成歐洲移民危機。10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