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日常 - 新聞時事 » 德國科隆再發暴力事件 被襲者是巴基斯坦和敘利亞人


2016-1-12 10:03 宅~有何不可
德國科隆再發暴力事件 被襲者是巴基斯坦和敘利亞人

原標題:德國大規模性侵案後科隆再發暴力事件被襲者是巴基斯坦和敘利亞人
  跨年夜的德國科隆火車站發生的大規模性騷擾事件正在演變成一場“政治地震”。據歐洲時報報導,“科隆驚魂夜”10天後,上周日(1月10日)夜間,科隆主火車站附近再度發生暴力襲擊事件,一夥不明身份的襲擊者打傷多名敘利亞及巴基斯坦人。此外,首個向敘利亞難民提供永久居留的瑞典也爆出近兩年在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音樂節發生集體性侵案,大部分嫌疑人有難民背景,但是警方沒有向媒體披露性侵案件。中左翼的首相勒文已下令徹查。
  點擊查看大圖
  上周六,上千名極右翼組織Pegida支持者在科隆舉行示威活動,隨後演變成暴力騷亂。科隆警方以水柱驅離示威者並解散示威活動。
  科隆案發生以來,科隆市公共安全形勢趨緊。繼9日排外示威人群與警方發生衝突後,10日該市又出現襲擊外國人的事件。德國媒體援引警方消息報導說,當地時間10日晚,兩個暴力團夥在科隆主火車站附近分別襲擊瞭6名巴基斯坦人和一名敘利亞人,造成3人受傷。
  據警方消息,第一次襲擊發生在10日晚18時40分,當時大約20名男子在科隆主火車站附近圍攻瞭6名巴基斯坦人。約20分鐘後,又有5人在Frechen車站襲擊瞭1名敘利亞人。兩名巴基斯坦人需要入院治療,敘利亞人則受瞭輕傷。
  兩起事件之間是否有聯繫、是否具有排外背景、是否與跨年夜事件直接相關……這一系列問題目前還是未知。
  不過據科隆《快報》的消息,此前在Facebook上,一些搖滾樂手、地痞、肌肉男成立瞭一個秘密群組,“要在科隆像‘俠盜獵魔’一樣出手”,要在跨年夜之後將一切“收拾利索”。
  科隆跨年驚魂夜事件的影響還在不斷髮酵,自事件被揭開的當天起,幾乎每天都有新的相關醜聞爆出。
  星期二,科隆政府與警方表示,並不知道肇事者的國籍背景,疑似“北非和阿拉伯人”,當晚也並沒逮捕任何嫌疑人。
  星期四,科隆警方內部調查報告曝光。報告顯示跨年夜現場有人挑釁:“我可是敘利亞人,你們要對我友好點!我是默克爾女士請來的!”另據媒體消息,部分跨年夜當晚失竊的手機被定位在難民營中。
  星期五,科隆警察表示此前的消息不實,科隆警方在跨年夜當晚盤查過至少100人的證件,其中大多數是剛剛抵達德國不久的難民申請者,難民申請者中的大多數又是敘利亞人。科隆警察局長於周五晚暫時“被退休”。
  星期六,上千名極右翼運動Pegida("愛國歐洲人反對西方伊斯蘭化")的支持者在科隆舉行示威活動,隨後演變成暴力騷亂。部分示威者高呼“默克爾必須滾”。與此同時,超過1300人在科隆舉行和平示威,抗議種族和性別歧視。
  截至目前的數據,是科隆警方接到的報案已升至500多起,其中近四成涉及性騷擾,另有兩起報案涉及強姦。德國各地門店和電商的胡椒噴霧生意暴漲,胡椒噴霧甚至成為亞馬遜“體育/休閒”類別下銷售量最高的商品。
  北威州內政部部長拉爾夫·耶格爾於1月11日承認:“無論是目擊者還是警方的報告,都表明在科隆犯下這些罪行的人幾乎都擁有移民背景。”此外他還批評科隆警方“犯下嚴重的錯誤”:他認為一方面,警方沒有在當晚的行動中合理呼叫增援;另一方面,警方在向公?通知調查結果時沒有處理好方式。
  德國穆斯林組織穆斯林中央理事會則表示,上周四,民?得知跨年夜犯罪者極有可能是穆斯林國傢申請庇護者之後,50多通恐嚇電話、上百封恐嚇郵件和信件湧進瞭伊斯蘭教協會的辦公室,“我們正在經受前所未有的仇恨”。
  德國各界如今依然亂成一鍋粥,誰都不知道這次事件的影響還將擴大到什麼地步。但人們知道的是,謊言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將給問題的解決帶來更多阻礙。德國需要的不是毫無意義的麻醉與粉飾太平,而是開誠佈公地與民?談一談,告訴大傢,他們正在面對的是什麼,他們能夠做到的是什麼,而政府和國傢在宣揚“大愛”庇護他國逃亡者的同時,又能為自己的國民做些什麼。
  科隆性侵案與移民、難民問題交織使事態日益複雜,也促使德國政界就相關政策走向展開討論。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9日召開高層會議並發表聲明,要求修訂法律,對在德犯罪的難民和避難申請者實行更嚴格的處?,降低驅逐有犯罪行為外國人的門檻。德國執政聯盟成員近期將就如何調整移民和難民政策進行磋商。
  西班牙《阿貝賽報》10日分析稱,德國科隆跨年夜性侵案很快就要寫入的德國和歐洲的歷史書中,這一政客和媒體試圖忽略和掩蓋的可怕事件正在演變成一場政治地震。科隆事件已經成為德國立法以及總理默克爾政治生涯中的一個拐點,德國的移民、避難和治安工作的失敗將開始一個全新的時代。比直接的政治失敗影響更深的後果是德國政治文化因此案件遭遇瞭嚴重的失敗和坍塌,它證明瞭政客的失敗、治安工作的失敗以及媒體的嚴重失職。
  觀察者網綜合歐洲時報、中新網、參考消息、德國之聲等報導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