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日常 - 新聞時事 » 俄媒:俄擬造“超人”飛往太空 2035年或實現


2016-12-18 20:23 宅~有何不可
俄媒:俄擬造“超人”飛往太空 2035年或實現

[img]http://imgcache.sina.com/?s=nnSMytSlqYC7wc1ihmh0lrlyiYxItsh6cY%2BDudiWaaeDtfiVtZef3eVGfbh%2FzqlVzkCInv1RsbOYduCBrZO8drSduZt0otVZ7[/img]
  原標題:俄媒:俄擬造“超人”飛往太空 2035年或實現
  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 據俄羅斯《消息報》12月15日發表瞭題為《“超人”將飛向太空》的報導稱,
  俄羅斯學者認識到,在以遙遠星球為目的地的長途飛行中,宇宙飛船無法百分之百地保障宇航員的生命安全。所以,他們決定提升人體機能,降低它對太空因素作用的敏感度。在俄羅斯國傢航天公司和聯邦科研機構管理局有關未來工作的清單中就包含如下內容:研發控制化人工器官,即用更適應太空環境的人工器官替換人體器官。
  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所長奧列格·奧爾洛夫表示,聯邦科研機構管理局與俄羅斯國傢航天公司商定草擬啟動這個跨部門項目的計劃,雙方共同批準並出資。
  奧爾洛夫說:“該計劃旨在開展基礎性研究,為研發未來星際考察所需的前瞻性技術奠定基礎。”
  阻礙人類移居太陽系其他行星及更遠星球的因素不勝枚舉。例如,飛船外若無1米厚的鉛塗層,該如何保護宇航員免遭太陽輻射?長期考察也面臨缺少人體已適應的地球磁場和重力,以及如何避開小行星等問題。從理論上講,科幻電影中的超級飛船應能解決這些問題,確保機組成員?對安全,提供一切必要的生活條件。但目前沒人打算建這個——現有的宇宙飛船都是袖珍膠囊型(類似飛機的“追夢者”宇宙飛船除外),最多可自主飛行一個月。
  然而,提升人體潛能的進程則要快得多,人工器官正處於研發中,2035年,人類將能掌握“超越生理原型的感覺器官和四肢的神經替代假體的製造技術”,這也是俄總統領導的經濟現代化和創新發展委員會通過的神經網絡計劃路線圖中的規定。
  奧爾洛夫指出:“當然,我們在談到控制化人工器官時,指的是賦予它們針對輻射和其他太空因素更強的自我保護能力。這或將包括用人工器官來替換那些最易遭受損傷的器官。目前,哪怕是在科學論壇上,類似課題的報告也會引人發笑,但事實上這是非常嚴肅的問題。一方面,在星際飛行期間,人體各個器官發生病變的風險非常高;另一方面,人工器官製造領域的進展可謂風生水起。將兩者加以結合一定是合理的。”
  他表示,在研究所於12月初主辦的太空生物學及醫學國際會議上,與會者便討論瞭利用控制化人工器官技術的可能性。他強調:“這一技術並不屬於明天,而是屬於遙遠的‘後天’,但我們找到瞭若幹值得努力的方向。首先,保護並維持人腦及意識,在可預見的未來,人的意識或將與載人飛船的控制指揮系統實現更深的一體化。它們終將合為一體,因此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人腦-計算機神經介面的升級。”
  俄國傢航天公司下屬的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總經理戈爾什科夫認為,“目前還存在很多未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倫理方面,但人類正在朝這一目標前行。目前最貼近我們生活的就是研發擁有人工智能的神經替代假體,即具備神經系統、分析系統、預知系統等功能的假體,目前世界上的宇宙飛船都不具備能確保宇航員身心健康地抵達火星的防護系統,但解決問題的思路之一便是研發出神經替代假體,與飛船控制系統合一,當然,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會放棄能將人類送入外太空的飛船的研發”。
  從事相關研究的專業人士弗拉基米爾·斯塔圖斯指出,最耗時費力的莫過於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的人造部分的研發。他解釋道:“現在我們已經能造出假肢、人造骨骼,在這方面不存在基礎性研發的問題,隻需要不斷完善技術。但當涉及神經系統時,你會發現一系列懸而未決的問題。例如,現在正進行各類試驗,以期合成一種能夠接收到神經細胞借離子傳導出來的神經衝動的材料。但它多久後才能問世,成本何時會顯著降低,都很難預測。”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