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7 20:13
宅~有何不可
法國新總統今日選出 馬克龍將安全作為“第一使命”
[img]http://imgcache.sina.com/?s=GN5Ek50ILqqym7DWG11sZNGSYrCsiNFt%2B8TkP%2FFQPpEELsGSnJDJQo1IVATCS4%2FzoJq9GPGwVAXwnqUgM2pSn8gFO2G0Z[/img]
原標題:新總統今日選出,馬克龍已將安全作為“第一使命”
“就在幾年前,我行走在巴黎街頭的時候從來不會太考慮安全以及恐襲問題發生的可能”,巴黎一大教授杜賽爾特在2017年法國大選第一輪結束後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雖然不能確定是否會影響大選,但現在恐襲與安全確實是一個問題。”
提到這種安全與恐襲問題時,法國人會瞬間從習慣性的浪漫變得突然敏感起來,好幾位法國人都以“不願意談這個問題”拒?瞭記者的採訪請求。
的確,就在剛剛過去的兩年中,恐襲對於法國的衝擊是巨大的——這無疑觸動瞭法國人敏感的神經,讓他們曾引以為豪的以“自由、平等、博愛”著稱的祖國變得越發沒有那麼安全。然而隨著總統大選季的來臨,作為選民的法國人又不得不在候選人的政綱中一一對比,選擇看似可靠的一位候選人來執掌法國未來五年的安全與反恐政策。
[b]反恐成大選激烈辯題[/b]
時間回到2015年1月7日,曾經多次拿總統開玩笑的法國諷刺漫畫周刊《查理周刊》總部遭到恐怖分子血洗,他們高喊著“真主至上”,用類似槍決的方式對12位工作人員進行瞭屠殺,原因是該周刊多次諷刺瞭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事發當晚,法國總統奧朗德宣佈1月8日為全國哀悼日。法國全國境內有超過10萬人上街遊行,高舉著“我是查理”的標牌,以此悼念在襲擊中遇難的同胞,同時也還在捍衛著法國的言論自由。
時間過去不到一年,剛剛平復下來的巴黎又遭到瞭法國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恐怖襲擊。在2015年11月13日發生的連環槍擊與爆炸事件中,共有130人遇難,368人受傷,其中有89人是在巴黎巴塔克蘭劇院被機槍掃射身亡。“這是一次針對法國的戰爭行為。”奧朗德當即宣稱,並表示法國由此刻進入緊急狀態。
然而恐怖襲擊並未因緊急狀態而停止,2016年7月14日國慶節下的尼斯,又有86人因遭到阿爾及利亞裔恐怖分子的卡車撞擊與槍擊而遇難。直到2017年4月20日,離首輪總統大選投票僅剩三天之時,還有一名警察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死於槍擊。
當時,正在法國電視二臺做總統競選最後陳述的獨立候選人馬克龍與極右翼領導人勒龐,第一時間表達瞭自己的意見。[b]馬克龍表示,“我作為總統的第一使命,就是要保護法國人民的安全。”勒龐則強調,“向再次被當成靶子的法國武裝力量表示她的團結和情感”。[/b]
目前,法國的全國緊急狀態尚未結束,並將一直持續到今年大選後的七月。5月4日,突破首輪的馬克龍與勒龐在電視辯論中還就反恐政策進行瞭激烈的討論。勒龐表示,如果她當選總統的話,要把所有被列入“S”類(作者註:該類別意為對國傢安全存在威脅)的外國嫌疑人驅除出法國。對持有雙重國籍的恐怖嫌疑人,要剝奪他們的法國國籍,把宣傳仇恨的宗教極端分子轟出法國。
馬克龍則表示,反對恐怖主義將是他今後的優先,他將採取“外科手術式”的做法,加強法國情報部門的力量,在恐怖事件發生前採取行動。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趙晨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分析指出,“勒龐的政策是一種煽動性的排外主義,像是回到18世紀的做法。而相對來說馬克龍的反恐較為科學與現代,主張開放的胸懷。但可以肯定的是,兩者的反恐政策在大選期間都沒有完全表露出來。”
[b]移民造就法國恐襲特殊性[/b]
根據法國內政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過去兩年中法國共有超過230人死於恐怖襲擊。而其中傷亡較大的幾起恐襲都有驚人的相似,那便是兇手都或多或少的與穆斯林裔移民有關,這不可避免的又將法國的恐襲與移民問題聯繫在瞭一起。
“法國近幾年恐襲頻發,與其本身的穆斯林社群存在聯繫”,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戴軼塵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法國國內穆斯林移民更多來自敘利亞與中東其他國傢,因此也存在去敘利亞參戰人員迴流的現象,而他們接觸到極端主義宣傳的頻率是較高的。”
據聯合國難民署2016年底公佈的數據顯示,法國在歐洲爆發難民危機之後新接收的難民僅有兩萬多人,較其鄰國德國接收的100多萬難民相形見絀。然而,法國本身確實是一個穆斯林人口?多的國傢。根據法國蒙田研究所2016年公佈的數據顯示,當前法國的穆斯林人口有400萬,這其中一半是在法國出生的,一半是國外出生的,而在法國未成年人口中穆斯林的比例已經達到33%。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王朔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分析道,“法國穆斯林的情況比較複雜,本身社會局勢也很緊張。[b]且法國人特別‘講政治’,法國人所秉持的‘共和認同’還強調對移民的價值觀進行強行改造,即你來瞭法國就得認同法國人的文化標準。這就容易把社會治安問題轉變為安全問題。”[/b]
去年尼斯恐襲之後,雖然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受害者本身也是穆斯林,但生活在當地穆斯林居民卻仍然在生活中感受到瞭恐襲帶來的壓力。去年8月,當地法院禁止穆斯林女性在海灘上穿著伊斯蘭傳統泳衣“佈基尼”,該法庭表示“這種明顯的宗教標誌有可能引起或加劇緊張局勢,影響公共秩序。”勒龐也曾表示自己將繼續在公共領域禁止穿伊斯蘭泳裝。
而據英國《衛報》5日報導,尼斯當地到目前為止仍然會有部分穆斯林裔法國人會在大街上被路人無端地指責為“恐怖分子”。“確實,到現在那次襲擊的陰影還留在每個尼斯人的腦中”,尼斯當地人伊蓮娜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政府的確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但我不會去因此怪罪任何人,我會更多看重候選人在大選期間宣傳的反恐和安全政策。”
[b]選民期待新總統帶來改變[/b]
就在今天,法國選民將會在勒龐與馬克龍之中一位成為選擇新總統。而諷刺的是,據歐洲本地新聞網(The local)此前報導,在剛剛結束的五一節勞動遊行上,大量的法國遊行者宣稱自己不會給任何一位投票,原因是“兩者都不能帶給法國安全與發展。”
復旦大學法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驥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法國的恐怖襲擊,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國內民?的不滿所造成的。未來如果勒龐上臺,會加劇國內穆斯林群體跟主流群體之間的矛盾,而這種矛盾會誘發更多的不安全因素。”
趙晨分析指出,“相對於勒龐的移民禁令式的方案,馬克龍會走到反面,依賴於全球化與歐洲一體化解決法國的安全與移民問題,例如加強對歐洲邊境的管控。但目前來看他仍未就此提出有效的做法,未來法國傳統政黨在多大程度上支持馬克龍,決定著其包括安全與移民政策在內的執政效果。但如果政績不佳,五年之後的2022年大選會是極右翼上臺的?佳機會。”
“無論如何,我期待新總統能帶來變化。”伊蓮娜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