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3 20:09
宅~有何不可
華媒:三分之一新西蘭人曾被騙 詐騙手段日益複雜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新西蘭天維網刊文稱,一份Westpac報告顯示,三分之一的新西蘭人曾經被騙,而大部分的詐騙案沒有被曝光,每年網絡犯罪造成的損失高達5億新西蘭元。
文章摘編如下:
調查採訪瞭1003位成年人,其中90%的人擔心自己曾經被騙。
詐騙的類型有很多,比如郵件、電話、短信、信件,甚至是登門造訪。
Netsafe總經理Martin Cocker表示,目前新西蘭的詐騙率非常高。
新西蘭Westpac金融犯罪和安全主管Tiffany Ryan表示,由於詐騙手段日益複雜化,詐騙率也很高,所以新西蘭人肯定對此會有擔心。
Ryan說,僅過去一年,Westpac金融犯罪小組就阻止瞭2200萬新西蘭元的詐騙損失。“我們看到去年詐騙未遂的案件量增多,但因?保護措施和監管的加強,所以實際詐騙損失有所下降。信用卡詐騙是最大的問題。”
今年3月,奧克蘭一位退休男子John Calkin被聲稱是Spark技術人員的人騙瞭3萬新西蘭元。對方知道這位76歲老人的名字、地址、以及他升級瞭Spark網絡的事實。Calkin說這些(細節)足夠讓他放鬆警惕。
8月份,一位Westpac的顧客收到警告,稱自己的賬戶試圖取款1.4萬新西蘭元。
由於國際票務公司Ticketmaster此前遭到黑客攻擊,銀行更換瞭3萬張客戶的銀行卡。
此外,“性勒索”也日益普遍。許多人被威脅,如果不付贖金的話他們的裸照就會被泄露。
這些詐騙手段一般是利用已經泄露在公?視野的一些信息,讓人們以?自己的電腦或者別的設備遭到瞭黑客攻擊。
調查還發現,老年人更讓人擔心。“這些詐騙人員知道如何給易受傷害的人施加壓力,讓他們快速泄露自己的保密信息,比如PIN碼,或者把錢轉到別的賬戶。”
Ryan給顧客的建議是保持高度警惕,定期監控銀行對賬單,及時告知銀行自己的個人信息的變化、出國行程或者大額採購的意向。此外,也可以在電腦上下載最新的防病毒軟件,不要點擊短信或者郵件裏面的鏈接,除非對收款人身份十分確定否則不要批準付款。
預防詐騙小貼士
你應該這樣做:
‧定期監控銀行對賬單;
‧有些電話打進來聲稱自己是銀行、公用事業公司(如Spark,Vodafone等)、或者政府機構(如警局或IRD)的工作人員,要你的網絡銀行或者手機銀行的PIN碼或者用戶名密碼,這類電話要保持警惕;
‧通過隱私設置對在社交網絡上可以查看你信息的人進行限制,因?這些信息可以被人利用來模仿你或者盜取你的身份;
‧如果你覺得自己成?詐騙的攻擊對象,請儘快和你的銀行聯繫。
這些事千萬別做:
‧給出去你的PIN碼;
‧給出去你的私人信息;
‧回覆可疑郵件或者點擊可疑鏈接;
‧給出去你的銀行賬戶信息。